强化标准引领 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标准化工作范例分享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10月17日 A7 版)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今年的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在陕西西安举办。在主题活动中,围绕本次世界标准日国际主题特别是中国主题,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分享了以标准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范例。

以标准化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吕雪城在报告中指出,浦东新区政府利用立法优势,推动出台《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若干规定》,并创设企业联合标准制度。同时,聚焦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优化促进质量发展政策,对标准组织、标准制修订等8类项目予以扶持。
  在推动标准“走出去”方面,浦东新区政府发挥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轮值秘书处优势,有效对接创新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浦东20家外商投资企业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34项。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组建覆盖20个国家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将20余项中国自主核心技术导入欧美标准,拓展海外市场。
  浦东新区政府以标准化手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赋能现代化城市建设。制定全国首个船舶供应地方标准以及26个配套团标,实现5万余种船舶供应产品“一物一码”精准匹配,为服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增能提级。首创集成电路晶圆厂用自动物料搬送标准,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瓶颈,跑出自主技术与标准融合的加速度。推动“15分钟服务圈”资源配置、12345市民热线等一批国家级、市级标准化试点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把家门口服务做得更优。

以标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小平在报告中指出,该局将标准作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健全完善“三个体系”,探索实施“三条路径”,坚持聚焦“三个面向”,全面构建了“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推动出台《陕西省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陕西实施意见,支持共建国家标准跟踪研究和交流合作,并设置专项资金支持国际标准化活动。强化基础支撑体系,开通中亚标准化研究及上合组织农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60个国家、18个国际标准组织的6万余项标准题录的查询。搭建协同推进体系,连续4年在“丝博会”期间举办共建“一带一路”标准品牌推介活动。
  开辟现代农业“创新路”,打造生产服务“品牌路”,搭建民生保障“幸福路”,探索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出版《“一带一路”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白俄罗斯卷)》;探索开展粮油、中医领域陕西省海外标准化试点建设,共同研制的中医海外标准体系在哈萨克斯坦实施推广;开展保税区物流、仓储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推动中欧班列标准互信互认,为3万余家外贸企业提供通关、物流、信息等一揽子服务。
  面向重点产业合作,指导隆基绿能、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等重点企业开展光伏产品制造、输配电设备检测等方面标准互认。面向重大工程项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在海外承包和对外援建项目中推广应用中国标准;支持中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制定重大管道工程标准30项。面向重要技术创新,着力提升国际标准参与度和转化率,建设杨凌国家旱区农业标准创新基地,培育1个产业创新联盟和5个技术标准创新团队。
  截至目前,陕西省承担“一带一路”国家计量测试、中亚标准化(陕西)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建设陕西省海外标准化试点2个;组建近200人的“一带一路”专家智库;开展标准化对外交流20余场次,培育技术人才300余人;制定14项省级地方标准外文版,在中亚地区被推广应用。

人工智能标准促进行业创新发展
  标准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和制度保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标准院)承担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和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的秘书处工作。
  电子标准院参会代表在报告中指出,该院落实全国网安标委《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建设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标准体系,并结合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特点、产业现状、治理需求,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明确人工智能安全标准的总体框架。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安全治理工作重点和难点,加快推进服务安全、内容标识、训练数据、数据标注等重点安全标准研制。
  2022年,电子标准院联合英伟达、英特尔、华为、浪潮等研制发布IEEE 2937《AI服务器系统性能测试基准》;2023年,形成《人工智能 服务器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报批稿;成立AISBench测试基准工作组,完成13家20余款主流AI服务器测试。
  电子标准院建设大模型测评指标和方法,研制配套测试工具LMBench,形成综合的大模型测评体系,建设高水平大模型测试平台,面向电力、能源等重点行业开展测评试点,规范行业大模型应用。

团体标准赋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参会代表在报告中介绍了聚焦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与产业升级,吸纳汽车产业链经营主体参与标准研制,加快推动建设支撑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汽车标准体系的工作,并分享了3起应用案例。
  在汽车新兴技术领域,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挥团体标准体制机制优势,组织产业创新主体开展动力电池、氢能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标准研究与前瞻布局,实现标准从无到有。在汽车传统共性技术领域,聚焦汽车电磁兼容、防腐蚀老化、汽车可靠性、汽车轻量化等基础共性技术发展,及时吸纳产业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实现标准从有到优。
  截至目前,学会累计制定发布团体标准346项,包括新能源汽车166项、智能网联汽车71项和传统汽车共性技术166项,共计来自行业1335家单位参与标准起草。2023年共有500余家单位参与标准制定,头部整车及重要汽车科研机构成为标准制定的主力军,参与的整车企业汽车产销量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

标准引领促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
  国家电网是目前世界上新能源装机容量最大、运行电压等级最高、运行工况最复杂且没有发生过大面积停电的特大型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参会代表在报告中指出,公司持续研发攻克了大型电力系统全电磁暂态仿真技术,形成了以GB 38755—201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为核心的电网运行控制标准体系,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双碳”目标下,加快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化开发利用是必然选择。国家电网公司全力开展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以高质量标准支撑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服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截至2024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主导立项国际标准273项,其中获批发布122项,实现三大国际标准组织全覆盖,在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并网等多个领域抢占国际标准制高点。
  在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方面,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国际工程项目、海外资产运营,累计推动600余项中国标准在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家得到应用,实现中国技术、装备、标准、服务“全价值链”输出,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本报记者 李秋菊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